中方带头起作用,印度欧盟反抗美国关税,特朗普被迫做出重大让步
尊龙怎么被坑的
尊龙怎么被坑的

新闻动态

中方带头起作用,印度欧盟反抗美国关税,特朗普被迫做出重大让步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11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5月16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,美国将在未来几周内单方面重新设定全球关税税率。

这一决定被外界解读为“被迫认怂”,此前,中国带头反击美国关税政策,印度、欧盟紧随其后集体施压,而美国国内通胀高企、美债危机逼近,特朗普最终不得不放弃逐个谈判的策略。

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原本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,但结果却让美国经济陷入更深的泥潭。

2025年6月,美国将有超过6万亿美元的美债集中到期。

为了偿还旧债,美国政府只能继续借新债,但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让新债的利息成本飙升。若再拖延下去,美债违约风险将直接威胁美元霸权地位。

与此同时,美国通胀率已连续8个月超过5%。由于供应链断裂和劳动力成本高昂,美国本土商品价格居高不下。

以电子产品为例,美国本土生产的手机价格比中国进口产品高出30%,但消费者并不买账。

特朗普曾试图通过关税逼迫企业回流,但现实是:美国既缺工人,又缺原材料,工厂回流计划几乎停滞。

特朗普在2016年上任时,曾自信地认为“中国扛不住贸易战”,但事实恰恰相反。

中国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就未雨绸缪:推动内循环经济、升级高端制造业、开拓东南亚和非洲市场。

到2025年,中国对美出口占外贸总额的比重已从21%降至12%,芯片自给率突破70%,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反超德国。

当中美关税战正式开打时,中国的反制措施快准狠,对美大豆、汽车、飞机加征对等关税,并限制稀土出口。

美国农民和波音公司损失惨重,仅2024年就有2000多家美国中小企业因成本上涨破产。

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私下承认:“我们以为中国会妥协,但他们直接掀了桌子。”

2025年5月初,中美在日内瓦发布联合声明,宣布暂停互相加征新关税。

这份声明被视作美国妥协的标志:特朗普政府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让步(如强迫中国购买更多天然气),反而默许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补贴政策。

美国政治新闻网直言:“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最丢脸的一次谈判。”

中国强硬态度的胜利,立刻引发连锁反应。印度商务部长苏杰生在5月13日公开表态:“如果美国不取消对印度钢铝关税,我们将对美国的苹果手机和 Harley摩托车加征100%关税。”

此前,印度一直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,但这次却直接瞄准了美国企业的“摇钱树”,2024年,苹果在印度市场营收增长47%,哈雷摩托40%的销量依赖印度。

美国的欧洲盟友也倒戈了。5月15日,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代表欧盟提出要求:“美国必须给欧盟比中国更低的关税税率,否则我们会对美国化工产品和奢侈品加税。”

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在社交媒体呛声:“美国优先?现在是欧洲优先!”

欧盟的底气来自数据:2024年美欧贸易额达1.2万亿美元,但美国对欧盟汽车征收的25%关税导致宝马、大众在美销量暴跌18%。

若欧盟启动报复,美国出口欧洲的天然气、医药产品将首当其冲。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,欧盟27国坚持集体谈判,这意味着美国无法像以往那样分化拉拢单个国家。

面对中国带头、印欧围剿的局面,特朗普发现逐个谈判根本行不通,印度要求比中国更低的关税,欧盟又要求比印度更优惠,其他国家势必层层加码。

美国共和党内部已经开始质疑“如果答应所有人,关税政策就形同虚设;如果不答应,中期选举的摇摆州选民会把我们投下去。”

5月16日的紧急发布会上,特朗普宣布将“一揽子解决关税问题”,但具体方案语焉不详。

美媒透露,白宫正在讨论的方案包括:对“友好国家”维持现行关税,对“战略竞争对手”大幅提高税率。

不过,中国、印度、欧盟都已明确表态:如果美国搞差别对待,反击措施立刻生效。

这场全球关税混战尚未结束,但有一点很清楚:当中国打破美国“关税大棒”神话后,世界格局已悄然改变。